388vip太阳集团”智能制造微专业“招生简介
一、智能制造微专业简介
智能制造微专业顺应“全球工业4.0”、“中国制造2025”、国民经济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战略,是传统制造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,面向智能制造科技前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,为地方区域制造业转型智能化升级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而开设。
培养目标:本微专业培养掌握机械、自动化、人工智能等智能制造相关学科交叉知识,能够在智能制造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、工程开发、科学研究以及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。
办学条件:本微专业依托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,拥有五轴加工中心、教学演示型机器人、工业机器人、3D扫描仪、3D打印机等一批先进的设备仪器。本微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人,其中教授3人、副教授5人,具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在读10人。教师队伍的职称、学历、年龄、学科结构合理,实践经验丰富,与一机集团、北重集团等多家企业开展深入合作。
 
   
图1 教学用六轴机器人

图2 教学用协作机器人
   
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
图3 DMGDMU五轴数控加工中心 图4 3D打印机
主干课程:智能制造概论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、智能机器人技术、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、物联网技术。
授课方式:以机器人制造技术为载体,以项目式教学模式为主导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。
表1 项目式教学开展方案
| 序号 | 项目名称 | 教学内容 | 涉及课程及知识 | 开课 学期 | 
| 1 | 机械臂结构设计实训 | 底座结构设计。 大小臂结构设计。 关节设计。 | 机械制图、机械原理、机械设计、数字化建模、数字化机械制造工艺。 | 1 | 
| 2 | 装配示教实训 | 用户坐标系定义(工具坐标,工件坐标)。 基本装配动作练习。 电动夹爪等工具使用。 IO配置及执行(输入输出信号配置,传感器接线安装)。 |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;产品三维建模类型、装配造型技术;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应用;人工神经网络与连接学习;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。 | 1 | 
| 3 | 基础示教实训 | 零点校准(机器人机械初始位)。 用户坐标系定义,TCP标定(工具坐标,工件坐标)。 轨迹训练(画圆,画方,六边形,S曲线)。 | 人工智能原理及方法;机器学习;深度学习;物联网感知层技术;位置感知技术;人工神经网络与连接学习;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等。 | 1 | 
| 4 | 码垛示教实训 | 用户坐标系定义(工具坐标,工件坐标)。 基本码垛搬运及输送带配合动作练习。 电动夹爪等工具使用。 IO配置及执行(输入输出信号配置,传感器接线安装)。 | 人工智能原理及方法;机器学习;深度学习;物联网感知层技术;位置感知技术等。 | 2 | 
| 5 | 输送带示教 | 常用皮带传动知识点讲解。 电机定速/调速的应用场景搭建. 电气安装知识。 电气间的配合动作流程学习。 | 电力拖动技术;电气控制、安装技术;RFID与自动识别技术;智能感知设备与嵌入式技术等。 | 2 | 
表2 微专业必修课程
| 课程编号 | 课程名称 | 考核方式 | 学分 | 学时/周数 | 线上学时数 | 线下学时数 | 建议修读顺序 | ||||
| 总 | 讲授 | 实验 | 上机 | 实践 | |||||||
| 1 | 智能制造概论 | 考查 | 2 | 32 | 4 | 28 | 22 | 10 | 1 | ||
| 2 | 数字化制造技术 | 考查 | 2 | 32 | 4 | 28 | 22 | 10 | 1 | ||
| 3 |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 | 考查 | 2 | 32 | 4 | 28 | 22 | 10 | 1 | ||
| 4 | 智能机器人技术 | 考查 | 2 | 32 | 4 | 28 | 22 | 10 | 2 | ||
| 5 | 物联网技术 | 考查 | 2 | 32 | 4 | 28 | 22 | 10 | 2 | ||
| 学分/学时合计 | 10 | 160 | 20 | 140 | 110 | 50 | |||||
招生方式
为拓宽学生跨学科学习渠道,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,我校智能制造微专业于2024年3月10日起开始招生,结业后颁发“388vip太阳集团智能制造微专业证书”欢迎各位同学咨询报名。
招生人数:40人/班(首年免学费)
招生对象:本校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以外的机械类、计算机、数理、电气、自动化等工科专业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均可报名。
报名时间:4月8日至4月18日。面试时间:4月19日。
报名地点:388vip太阳集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201办公室。
报名联系人:孟楠老师电话13718365735;马晓雄老师15935119708。

请有意者扫码进智能制造微专业群







